來過飲食王國,才發(fā)現(xiàn)原來你去過的都是假茶館專欄

餐飲界 / 楠北 / 2017-04-18 11:59:00
對于廣州這種活色生香的茶樓,真是說不出的喜歡。

我算是比較喜歡喝茶的,也向往茶館里的生活。

如老舍先生描述的那般,可以看到各色人等,聽到許多趣聞軼事。

但在鄭州,或者其他很多地方,茶館并不是如此的樣子,它更像棋牌室、禪堂或者會所吧。

直到去了一趟廣州。

那是我第一次南下。

一路上我不住地想,這個飲食王國到底是怎樣的。

當?shù)氐呐笥呀拥轿遥f有點晚了,明天去喝早茶,今天咱們去吃夜市吧。

我以為是像北方一樣,幾盤涼菜、一堆烤串,幾個人就甩開了膀子吃。

朋友說不是的,沒那么豪放。

我們在路邊一家館子吃了潮汕砂鍋粥、炒米粉、炒花甲,很便宜,但很鮮美,小店也很干凈。

以后的幾天我才發(fā)現(xiàn),廣州大大小小的館子都很干凈,即使一個十幾平米的腸粉店,也會每天拖地。

廣州的飲食習慣也很別致,這里的飯指米飯,如果說米,那是沒蒸熟的米;而且餐前先拿一個盆來洗碗筷,骨碟只是放吃剩的骨頭的,夾了菜要放在小碗里。

第二天,我們去吃早茶。

茶館在中國出現(xiàn)得很早,也有不同的流派,比如北京、四川、杭州等,都不一樣,老舍先生以北京的茶館做過文章,成都茶博士的表演也是一絕;喝的茶當然也不盡相同,四川喝花茶,杭州多龍井,再加上虎跑泉的水,絕配。

老舍先生有一比喻,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,各式的人都能走進去。

所以,這個地方就有了很多功能,比如欣賞曲藝表演,聽相聲說書,吃瓜子點心,這也是我向往茶館的地方。

廣州的茶館屬于后者,“茶中有飯,飯中有茶”,餐茶結合。

更準確地來說,這里的茶館應該稱為茶樓,面積都很大,樓上樓下包間散座,每到吃飯的時候,座無虛席。

我們起來的時候已經九點,朋友說,以前老廣們去喝茶,一盅兩件再加張報紙,就能坐幾個小時。

早上八九點,晚上能到十點之后,茶樓都營業(yè)。

我問什么是一盅兩件,朋友說,“一盅”也就是一杯茶,“兩件”指“兩籠”或者“兩份”,就是點心了,像傳統(tǒng)的蝦餃、燒麥。

落座后,服務員挎著個籃子走來,彎腰問,要喝什么茶。

籃子里是包裝好的各式茶葉,鐵觀音、龍井、菊花,都有。

服務員幫我們洗茶,并泡上一壺,就去招呼別的客人,此后再喝就是自己來動手。

桌子的旁邊便是一個水龍頭,連著一個自動燒水的底座。

按下開關開始加水,到一定刻度后自動停止,之后啟動加熱。

朋友說,廣州的中餐廳都是喝茶的,坐下后先點茶,后點菜。

一些外來的餐飲品牌也是如此,不管是吃份手工面,還是粵菜館,菜沒上齊,必然是喝著茶慢慢等。

這時候,朋友又告訴我,廣東的餐桌上還有一個禮儀,別人給你倒茶的時候,要用右手食指與中指叩擊桌面來表示感謝。

“這跟你們北方有人給你倒酒的時候,你雙手接過來是一樣的道理?!?/span>

一邊喝著茶,聽到的周圍的話已經全是粵語了,老人、小情侶,一邊喝著茶一邊嘮家常。以往這都是在電視里才能偶爾聽到一些的,處于這樣一個環(huán)境里,感覺很新奇。

朋友說,老廣們說“喝早茶”聽起來像是“嘆早茶”,“嘆”在廣東話有從容愜意、享受其中的意思。

早茶不僅僅是早餐,還是一種忙里偷閑的生活情趣,也是維系感情的最佳場合。

所以,廣州的茶樓都是有茶位費的,根據坐的位置、喝的茶種類,都不同,有段時間媒體說這種消費不合理,結果廣州幾個餐飲相關協(xié)會罕見地同時發(fā)聲,呼吁保留這種傳統(tǒng)。

朋友點了很多特色的小吃,蝦餃、燒麥、叉燒包,還有豬手、鳳爪、腸粉、艇仔粥。

朋友說,老四件里還有蛋撻,但我們兩個男人今天就先不吃甜的了。

我留意看了一下菜單,分為粥、點心、焗類、灼類和蒸類好幾種,但每一種后面并沒有價位,倒是寫著大、小、特等字樣。

朋友說,你看菜單的下面,一般都分為小點、中點、大點、精點、特點、超點等,每一種對應一個價位,比較好記。

喝著茶,點心就上來了。

果然很精細,每一種點心都是小籠上來,一籠里三四個,按照我往常的習慣,基本就一口一個,但想著要表現(xiàn)一下儒雅,也學著朋友,夾起來蘸了料汁,慢慢吃。

朋友又對我說,你們北方的餐桌上一般會放著陳醋、辣椒供客人用,廣東吃這些不厲害,但吃醬油多,煮菜要放,吃飯的時候要做蘸料。我們比較喜歡的吃的叉燒、燒臘,也都離不了。

以前我還納悶,廣東種植大豆的地方并不是太多,為什么偏偏誕生了海天和李錦記,原來是逼出來的。

和朋友聊天間隙,我想起在北方去過的那些茶館。

我簡單歸納了一下,大致分為幾類:類似會所,必有麻布、禪樂、檀香,性冷淡風;與棋牌相關,燈光昏黃、麻將桌居中,煙灰缸必不可少,老流氓風;與創(chuàng)業(yè)相關,電腦、投影設備,科技風。

我比較笨,斗地主都玩得不好,自然不太去棋牌的茶館;我又不做生意,也不怎么去那些打著茶館旗號籠絡人的地方;因為好些原因,會所式的茶館去過不少次。

這茶館與禪結合太緊密了,老板、服務員都是麻布衣服,看上去仙氣十足;放著禪樂,甚至供奉著某個神靈。

 

店內的小姑娘會說,這里的一桌一椅皆有來處,一壺一盅全有故事,總體一句話,我們這里是一個有文化的地方,我們很高雅。

我恰恰是一俗人,穿著隨意,不能談陸羽、佛經,而且大多數(shù)時候,我只是想和朋友喝點茶,聊聊天,所以,慢慢也就不去了。

哪怕麻布衣服很優(yōu)雅同時笑語晏晏,姑娘,你的性冷淡,我真的不喜歡。

你們那么清高地銷售的珠寶、玉石,我也買不起啊——菩薩面前、禪樂聲里討價還價做著某種交易,還真是別有風味。

所以一趟南下,對于廣州茶樓里的自斟自飲,順便能吃肉嘗點心,很是愉悅。

和朋友坐了兩個小時,大笑或者小罵都隨心,輕松無比。

我一直記著一個段子。

去喝茶的人,大都為著共同的情懷聚到一起:復興傳統(tǒng)生活方式,讓人的心靈找到真正的安居之所。

他們脫下菲拉格慕、耐克或匡威,穿著麻布衣服,施施然步上木質樓梯,準備享受這些失落已久的傳統(tǒng)生活方式:聽琴,焚香,品茶……

在古琴樂聲及檀香氣味中,他們輕啟朱唇問:這里有Wi-Fi嗎?

好些人常常擔憂,街頭的咖啡館越來越多,好像現(xiàn)在的年輕人都忘了這是一個茶的國度,所以要開茶城、開茶館、開茶葉的課,傳承茶文化。

但茶館終究離我等老百姓越來越遠。

你的茶館陶醉于檀香氤氳中,而我們只是想聊因為房子遠去的某個女人,或者是孩子的屎尿屁。

所以,對于廣州這種活色生香的茶樓,真是說不出的喜歡。

我之前去的那些,看上去真的都是假茶館。


本文來源:好食記  ,由餐飲界m.moderamystic.com整編報道,轉載請注明來源!

1.餐飲界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餐飲界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餐飲界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餐飲界或將追究責任;3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餐飲界編輯修改或補充。


媒體官方合作